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访问量:385155

生态环境保护

  • 桂林市城区湖泊凹岸区水体氮、磷特征分析

    崔小尚;刘康怀;肖大伟;赵文玉;王洪涛;孙洪林;谭冲;李春来;龙飞;

    对桂林城区湖泊凹岸地带,按丰水期、枯水期分别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分析其总氮(TN)、总磷(TP)浓度含量。测试结果表明四湖的凹岸水域70%的采样点TP和TN都超过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V类标准,可以初步判定四湖的凹岸水域水质已接近了富营养化条件,部分凹岸带已存在了富营养化的现象。

    2009年02期 v.2;No.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2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67 ]
  • 三峡库区重庆段有机污染研究

    朱明吉;郭志顺;

    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已经受到了有机物污染,其主要检出有机污染物是卤代烃类、氯代苯类、烷烃类、醇类、酮醛类、多环芳烃类和酯类等,与三峡库区成库前相关研究比较,有机物成份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对重庆段水体的分析结果显示,重庆段水体枯水期检出有机物数目多于丰水期,而污染程度则恰好相反;其有机物检出浓度分布从和尚山断面至巫峡口断面,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对水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重庆段水体检出有机物浓度总体水平都较低,均在相关标准限值范围内,库区蓄水对有机物污染影响并不明显。

    2009年02期 v.2;No.5 5-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240 ]

环境监测与科研

  • 微波辐射快速再生活性炭纤维的研究(2)

    胡思前;

    以微波辐射为手段对吸附了2,4-二氯苯酚的活性炭纤维(ACF)进行再生研究。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和氯酚的含量对ACF再生活化度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了ACF的谱图。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功率400 W,微波辐射时间6 min,氯酚的含量为0.2 mg/g时,ACF再生活化度可达96.19%。

    2009年02期 v.2;No.5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6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01 ]
  • 超声波萃取法用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王宗芳;刘丽丽;孙福生;

    采用Tessier系列萃取法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前四形态采用超声波加热以减少运行时间。Cu、Fe、Mn、Ni、Pb和Zn以超声波方式萃取的结果与传统方式比较接近,但超声波的能量有效地缩短了前四形态的萃取时间。同时还萃取分析了苏州境内金鸡湖与青剑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两种萃取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Fe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Mn元素各形态分布比较均匀,活泼性较强的前3形态占较大比例,具有一定的危害;Cu、Ni、Pb、Zn以残渣态为主,前三形态占一定比例,具有潜在危害。

    2009年02期 v.2;No.5 12-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9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308 ]
  •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臭氧涤除催化剂的研发

    鲍雷;刘萍;杨灿;

    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以及大量的基础试验得到一种臭氧涤除效率高、寿命长、制备简单且经济实惠的催化剂,用它可以替代空气监测中臭氧自动分析仪内部进口原装臭氧涤除器,并且该催化剂在办公及工业臭氧尾气处理领域中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2009年02期 v.2;No.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4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27 ]
  • 铅(Ⅱ)一碘化钾一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铅含量

    程娟;刘平;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一阿拉伯胶共存下,铅(Ⅱ)与碘化钾形成铅碘络阳离子,再与罗丹明B形成多元离子缔合物。在595 nm处有最大吸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4.6×105L.mol-1.cm-1。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直接在水相中测定微量铅。

    2009年02期 v.2;No.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2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388 ]
  • 对空气中氟化物监测的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马云云;孙大勇;王斌之;谭金峰;

    在GB/T 15434-1995环境空气中的氟化物监测的吸收滤膜的预处理过程中,发现不进行搅拌而仅靠超声波提取,则氟化物的加标回收率不到80%,而增加搅拌步骤后其回收率大为改善,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此外,还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时间、静置时间对氟化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将膜搅碎成糊状而均匀分布于提取液中,再用超声波提取5 min,静置90 min后,氟化物的加标回收率可达99%。

    2009年02期 v.2;No.5 24-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9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36 ]

环境污染与防治

  • SBR法和PACT法处理含氮废水的对比研究

    汤茜;彭世杰;

    将SBR工艺和PACT工艺分别用于处理含氮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如温度为17℃、pH值在6.8~7.5之间,进水COD质量浓度值为1000~1600 mg/L左右),PACT工艺的COD去除率较高,平均高出SBR工艺约10%左右,且PACT工艺的工作稳定性较强,对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较强的缓冲能力。相同水力停留时间内,PACT工艺具有更高的硝化能力。

    2009年02期 v.2;No.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7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209 ]
  • 美人蕉浮床去除临江河N、P的动态试验研究

    张彦海;罗固源;许晓毅;葛铜岗;

    本试验以长江次级河流临江河为研究对象,利用美人蕉四级串联浮床系统净化重污染次级河流的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TN,TP,NH3-N,COD分别为7.8~12.1、1.06~1.89、4.8~8.7、29~46 mg/L时,美人蕉生长状况良好。在水力负荷为0.8 m3/(m2.d)的条件下,美人蕉四级串联浮床系统内DO逐级下降,在植物收割前对TN、NH3-N、TP的平均去除率达到56.82%,66.08%,49.36%,与单级相比,去除率提高了27.33%,35.69%、16.15%,其中TN和NH3-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0.39%和94.45%,并且TN、NH3-N的去除与温度正相关,这为利用美人蕉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水体的净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09年02期 v.2;No.5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1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283 ]
  • 白腐菌固态发酵中药废渣生产蛋白饲料工艺条件

    李强;郑旭煦;殷钟意;刘韬;

    针对重庆桐君阁制药二厂的中药废渣的主要成份,选用黄孢原毛平革菌进行固态发酵。以发酵产品的可溶性蛋白与粗蛋白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发酵温度、pH、含水率、粒径、接种量以及不同辅料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按35%(W/W)的接种量接种,底物含水率75%,pH值6-7,温度30℃,粒径为40目,用甘蔗渣和麦麸作辅料,中药渣:甘蔗渣:麦麸配比为14:3:3,固态发酵87 h,得到发酵产品粗蛋白含量平均增长66.6%。

    2009年02期 v.2;No.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7 ] |[引用频次:25 ] |[下载次数:722 ]
  • 哈尔滨啤酒(锦州)有限公司噪声治理工程实践

    陈娜;

    哈尔滨啤酒(锦州)有限公司本着文明生产的原则,针对厂界内的固定、流动声源产生的噪声及光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不仅改善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009年02期 v.2;No.5 40-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7 ]
  • 给水厂污泥调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甘立友;周利;刘灵菊;

    给水厂污泥经浓缩处理后含水率仍然较高,需对其进行调质、脱水处理以缩小污泥体积,达到运输和处置的要求。简述了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介绍了污泥调质剂的种类、调质机理和主要的调质方法及其应用。

    2009年02期 v.2;No.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49 ]

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

环境管理与技术

  • 拓展公众参与 推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

    丁卫华;易卫东;陈晓剑;潘巍慧;薛琳矞;

    论述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因素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提高环境管理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方法:加强宣传强化公众参与意识,选择合理的公众参与人选,选择科学的公众参与方式,设计科学的公众参与步骤及法律保障。健全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公众有表达自己见解和意见的机会,环境管理部门都有相应负责的答复,并建立一套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机制。

    2009年02期 v.2;No.5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5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7 ]
  • 磷酸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

    郑里华;

    磷酸生产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对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产品及产生固体废物——滤渣进行分析,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问题,从生产管理、储运、工艺技术、生产过程等几个环节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防治对策,对磷酸生产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9年02期 v.2;No.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