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访问量:424203

特别关注

  • “近零排放”技术路线探索

    乔加飞;周洪光;

    鉴于我国环境压力的日益严峻,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理念不断升温。从燃煤电厂对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控制现状分析入手,梳理了各种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近零排放"技术路线的探索。经新建机组和已投产改造机组的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路线完全可以满足"近零排放"的要求。

    2015年04期 v.37;No.21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304 ]
  •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成本效益分析

    石睿;王佩华;杨倩;赵恒;

    通过分析为实现"超低排放"目标而在现阶段采用的处理措施及其投资、运行成本,估算相应污染物排放量、落地浓度,并与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的情形对照,分析"超低排放"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效益。"超低排放"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但经济上投入增加较多,环境收益相对较弱。建议加强科研投入,区域联防联控,社会效益将更为明显。

    2015年04期 v.37;No.21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下载次数:704 ]
  • 基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海水脱硫系统性能评估与建议

    郑晓盼;高翔;郑成航;张军;邵海瑞;黄微;莫华;

    以我国东部沿海某"超低排放"燃煤电厂配套的海水脱硫装置为研究对象,实测其对SO2、烟尘、PM2.5、SO3、汞及其化合物的捕集性能,同时分析其三个月各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及控制参数,对污染物达标性与装置稳定性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评估,提出技术改进的措施、运行优化对策以及监督管理的建议。

    2015年04期 v.37;No.217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下载次数:390 ]
  •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基本问题思考

    王志轩;

    2014年,中国燃煤电厂开始推进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但其定义、技术成熟性、成本与效益等一直存有较大争议。"超低排放"并非法定要求而只是严格实现达标排放的一种状态,单纯追求"超低排放",其成本与环境经济效益不适应,且烟尘法定监测方法也不支持,168小时连续运行时间也不足以验证配套技术与设备的可靠性。应鼓励为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如要强制推行"超低排放",应由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规范性全面评估,确认环境、经济及技术可行性后再通过修改排放标准途径依法推进。

    2015年04期 v.37;No.217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655 ]
  • “超低排放”下火电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李明君;王燕;史震天;任秀丽;宋红军;范清;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电力行业的环保要求,地方政府、电力企业纷纷提出"超低排放"的建设或改造要求。"超低排放"使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对燃煤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选取2×1 000 MW、2×6 00 MW、2×350 MW 3种典型机组规模,东北、华北、华东、华南4个典型地域,80℃和46℃两种典型排烟工况,分析"超低排放"对燃煤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范围的影响,对新形势下燃煤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建议。

    2015年04期 v.37;No.217 18-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27 ]
  • 火电厂NO_x“超低排放”技术探索与展望

    褚玥;庄烨;刘科伟;松鹏;张东辉;杨建辉;

    火电行业是NOx等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点行业,通过炉内低氮燃烧结合尾部烟气脱硝技术对NOx排放进行控制,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可行路径。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进行改进,包括催化剂热态活性评价、冷态流场和浓度场模型试验以及全SCR脱硝系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等。通过对现有催化剂全反应器尺度的数值模拟,认为脱硝系统要达到"超低排放"(NOx低于50 mg/m3),SCR入口NOx浓度上限为200 mg/m3。脱硝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催化剂活性、流场和浓度场均匀度、气体与催化剂间的气-固相传质速率,其中气-固相传质速率是整个脱硝过程的决速步骤,是下一步研究工作关注的重点。

    2015年04期 v.37;No.217 22-2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81 ]

管理聚焦

  • 《气候变化应对法》制定时如何规定公众参与?(上)

    常纪文;焦一多;汤方晴;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如何引导公众有序、有效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是《气候变化应对法》制定时应当考虑的问题。目前,各界在《气候变化应对法》的立法定位,气候变化应对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气候变化应对立法中的公众概念,气候变化应对中公众参与的情形、方式、环节、程序和保障,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公益诉讼,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体系建设,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规定方式等方面,既存在某些共识,也存在一定分歧,值得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时参考和借鉴。科学、全面、合理、可操作的体制制度和机制设计,有利于发挥公众的法治主体地位,壮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参与气候变化的平衡格局,促进三方良性互动。

    2015年04期 v.37;No.217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7 ]
  • 甘青新地区大气环境未来风险预测及应对

    任景明;李天威;李彦武;王占朝;李小敏;

    未来5~10年,甘青新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依然以煤炭为主,大气环境将面临三大风险:一是SO2和NOx污染风险加剧;二是工业园区布局引发的大气污染风险加剧;三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风险加剧。兰州市和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五家渠地区产业布局主要是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污染行业,加速城市大气污染从煤烟型转向复合型转变。为确保甘青新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必须以利用环境容量为导向,优化空间布局,以提高环境绩效为约束,深化节能减排,以促进优化发展为原则,科学合理布局煤电产业。

    2015年04期 v.37;No.21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8 ]
  • 规划环评优化企业规划决策案例实践

    王永红;孙鹏程;李德鹏;

    从检验规划政策符合性、强调环境保护需求、保障项目选址环境合理性、促进项目环评等方面探讨了规划环评对企业规划决策的优化作用,从规划目标定位、发展规模、项目布局、产业结构和污染防治等方面对中煤平朔集团重大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实践进行了介绍。通过开展规划环评,企业可以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其规划决策,避免因环境制约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前期投入损失,也有益于环境保护政策在企业层面的落实和资源、环境管理效率的提升。

    2015年04期 v.37;No.21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3 ]
  • 日本机场噪声管理经验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

    卢力;胡笑浒;周鑫;

    机场噪声问题一直是机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顺利开展机场声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管理工作,理顺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系统地从法律、法规、标准、科学研究、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日本机场噪声管理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我国机场噪声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统一管理体系、评价标准不完善、投资不到位等,并结合日本经验和我国实际状况,提出了出台机场噪声管理条例、修订评价标准、建立机场噪声防治专项资金等对策建议。

    2015年04期 v.37;No.21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下载次数:629 ]

圆桌论坛

  • 我国环境质量法规模型体系建设对策与建议

    丁峰;李时蓓;伯鑫;卢力;王庆改;

    模型的法规化建设对于提高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保证法规性文件的一致性,减少因采用的模型差异而造成的差别管理等不公平因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国内外环境质量模型法规化现状,并结合我国环境质量模型法规化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我国环境质量法规模型建设方案与建议。

    2015年04期 v.37;No.21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193 ]
  • 页岩气开发环评与“三同时”管理及建议

    金吉中;梅绪东;张思兰;熊德明;

    针对目前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管理不能满足页岩气开发这一新兴产业环境保护需要的问题,通过对涪陵示范区页岩气开发特点及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了现阶段页岩气开发环评和"三同时"管理存在的问题:环评单元、介入时机不明确,评价依据与页岩气开发特征不符,评价内容和深度不够;"三同时"管理困难,环保竣工验收对象、内容、时间不明确。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快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监测和研究,制定页岩气开发相关环保法规、导则和技术规范,开展页岩气开发规划环评,建立环评管理体系;建立页岩气开发"三同时"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推进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理,制定页岩气开发环保竣工验收管理规范。

    2015年04期 v.37;No.21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31 ]
  • 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环保验收问题及建议

    周辉宇;

    既有内燃铁路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环境保护标准较低,铁路沿线的规划控制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后续电气化改造工程无法完全克服这些不足,为其环境保护验收留下了客观困难。此外,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环境保护验收与环境影响评价在时序上大多相隔时间较远,为环保验收增加了一定困扰。通过分析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在环境保护验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2015年04期 v.37;No.21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1 ]
  • 石化工业安全风险引发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交互影响评估

    熊军;林科君;张鹏;

    通过分析石化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结合当前形势,探讨了环境风险、社会风险间可能出现的相互影响及其对项目生产的制约,介绍了国外石油公司的做法,提出了下一步相关建议,包括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社会影响监测管理体系。

    2015年04期 v.37;No.21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43 ]

实践交流

  • 汽车涂装行业VOCs减排途径分析

    任勇;贾黎;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了VOCs减排要求。汽车涂装行业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VOCs,需大力削减VOCs排放水平。结合汽车喷涂VOCs产生环节及特征,建议该行业从使用环保涂料、提高工艺水平、优化喷涂废气治理技术等三方面着手,实现VOCs减排。

    2015年04期 v.37;No.21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下载次数:674 ]
  • 全景技术在环境现场调查中的应用

    胡健波;刘长兵;

    通过介绍全景技术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全景图的浏览和漫游方式,深入分析了其在环境现场调查中的应用潜力。全景技术开创了"先摄影后取景"的新摄影模式,降低了对环评人员摄影素养的要求;全景技术覆盖360度的场景范围,提供更真实的现场体验;全景技术配合GPS,使得基于图像的建设前后比较具有可操作性。建议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中推广应用。

    2015年04期 v.37;No.217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36 ]
  • 场地平整前后地下水流场变化对预测结果影响研究

    孟祥帅;王茜;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往往会忽略地形地貌改变导致的地下水流场变化,由此可能造成影响预测结果的偏差。以某新建石化项目为例,利用GMS软件分别建立项目建设前、后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数值模型,对两者的地下水源汇项及流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预测事故工况下污染物泄漏对地下水及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场地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会导致局部地下水流场特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从而影响后续的减缓措施及监测方案设计。

    2015年04期 v.37;No.21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99 ]

环境科技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王业春;黄健盛;刘玠;由永飞;刘建辉;雷波;张晟;

    选择农业种植(玉米)和造林(竹柳)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探讨其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造林地消落带植被的物种数量、平均高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农业种植;(2)造林地消落带优势种依次为狼杷草、空心莲子草和苍耳,而农业种植优势种依次为马唐、雾水葛和叶下珠;(3)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在造林地和农业种植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造林地Patrick指数明显高于农业种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地影响着消落带植被群落基本特征及多样性,差异主要与农业种植的人工干扰(除草)和造林对消落带微生境(光照、温湿度等)改变有关。相对传统农业种植,人工造林地消落带有着较高的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

    2015年04期 v.37;No.217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78 ]
  • 核设施关键人群组膳食调查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与建议

    谭承军;熊小伟;魏国良;王韶伟;商照荣;

    通过对核设施关键人群组膳食调查方法局限性与现存问题的梳理,认为关键人群组膳食调查方法单一、调查内容不统一、关键人群组界定和认识有待于完善,提出如下建议:年龄组划分为婴儿(≤1岁)、儿童(2~6岁)、少年(7~17岁)和成人组(>17岁);膳食调查中粮食类细化到谷类、薯类和豆类,蔬菜至少细分为叶类和非叶类蔬菜;海产品细化到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和藻类。在缺乏关键人群组食物消费量时,建议采用厂址半径5 km范围内膳食调查数据变化范围值的95%作为摄入率代替可能关键人群组的食物消费量。

    2015年04期 v.37;No.217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1 ]
  • 500kV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的仿真计算研究

    徐禄文;邹岸新;陈建明;

    为掌握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分布状况,建立了基于模拟电荷法的工频电场仿真计算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校验。结合重庆地区拟建的某500 k V同走廊并行交流输电线路,开展了两并行线路间距和相序对线下工频电场影响的仿真分析:ABC/CBA//ABC/CBA相序排列时,并行线路走廊中间两回的电场强度较边上两回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降低程度随着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影响可以忽略;不同相序对并行线路走廊中间的电场强度影响较为明显,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线下敏感点的位置选择CBA/ABC//ABC/CBA或ABC/ABC//CBA/CBA相序排列,从而确保其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2015年04期 v.37;No.217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132 ]
  • 两种常见总氮水质自动监测分析仪的数据干扰因素研究

    徐亮;魏宏农;钟声;郭蓉;

    选取江苏省市场上两种占有率较高的总氮水质自动监测分析仪,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造成总氮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波动的主要干扰因素。结果显示,岛津TNP4110分析仪的总氮监测结果与水体浊度变化呈极显著相关;DKK(哈希)NPW-150分析仪的总氮监测结果与水体浊度相关性不明显,但总磷分析过后残留的未清洗干净的试剂易对总氮的监测结果产生干扰。结论为岛津TNP4110总氮分析仪受浊度干扰,且浊度越高总氮监测结果越高;DKK(哈希)NPW-150总氮分析仪受总磷分析试剂的干扰。

    2015年04期 v.37;No.21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87 ]
  • SoundPLAN在某火电厂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谢德嫦;安强;漆宏;李强;

    火电厂高噪声设备多、分布广,且呈立体布局,其噪声成分复杂,低、中、高频段噪声均有分布,环境影响较大,需根据各声源特征及环境保护需求,采取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以某燃煤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噪声源数据,应用Sound PLAN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厂界、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值,针对各噪声源强对关注点的贡献值,提出如下噪声防治措施:1#、2#、3#环境敏感点距离厂界较近,且受多个声源影响,拟实施环保搬迁;汽机房厂房内壁面拟做吸声处理以降低对4#敏感点、北厂界噪声影响;冷却塔四周拟设置通风消声装置以降低对南侧、东侧厂界噪声影响。

    2015年04期 v.37;No.21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98 ]
  • 水解酸化-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强;陈新强;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水量规模小,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采用水解酸化-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应用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250~600 mg/L,NH3-N 30~35 mg/L下,出水效果总CODCr去除率为71.4%,NH3-N去除率为57%,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具有运营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同时对工程设计特点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

    2015年04期 v.37;No.21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30 ]
  • 清洁生产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余沁园;彭轲;刘刚;

    清洁生产是一种预防污染的环境战略,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则是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有效手段[1]。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表模型和导入规则,用于从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中提取清洁生产方案,经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和清洗等步骤构建清洁生产数据库。同时,借助软件开发工具,实现清洁生产方案的查询和多样性呈现,为工业企业和咨询机构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现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2015年04期 v.37;No.21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2 ]

环评资讯

  • 环评资讯

    <正>01.张高丽会见出席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外方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6月9日会见出席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的外方代表。张高丽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十三五"

    2015年04期 v.37;No.217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9 ]

卷首语

  • 超低排放:理性对待合理推进

    <正>为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要求"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

    2015年04期 v.37;No.217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 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正>现有资质:现持有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国环评证甲字第3203号)"、国家安监总局"安全评价机构甲级资质(APJ-(国)-051)"、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级确认证书"甲级、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授权证书"。

    2015年04期 v.37;No.217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 《环境影响评价》杂志征文启事

    <正>为全面、深入、准确地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加快环评制度改革,推进大数据技术在环评管理中的应用,吸取国外环评经验,探索排污许可管理制度与环评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文,共同探讨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一、征文范围1、新《环保法》贯彻和执行与环评领域制度创新2、"大数据"创新环境管理

    2015年04期 v.37;No.217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