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访问量:424196

特别关注

  • 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问题与对策

    郑雯;詹存卫;林齐;

    通过对近年来36项规划环评报告书的统计梳理,总结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现状,分析了目前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评价思路、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评价思路、规范评价流程、将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有机结合以充实评价内容、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的适用性以逐步实现定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和提高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能更好地为规划环评决策服务。

    2015年05期 v.37;No.21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356 ]
  • “三元辩证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环评研究

    刘瀚斌;卜小芮;包存宽;

    以"三元辩证法"为视角,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三个层次论述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环评的特征和内容,并结合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之间的协同关系,分析环境因素在三元维度内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从而在源头识别、减缓和遏止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达到城市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效果。

    2015年05期 v.37;No.21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46 ]
  •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以新疆三塘湖矿区为例

    麦方代;刘文荣;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是矿区总体规划环评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开展的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中,由于矿区内部水资源不足需从区外调水时,往往忽略了外部调水工程的环境影响及需要保证的下游生态用水量。本文以新疆三塘湖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为例,介绍了在该规划环评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中,外部调水工程下游生态需水量的计算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在确保调水工程下游生态需水量的前提下,矿区实际可取用的水资源量。

    2015年05期 v.37;No.21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23 ]
  • 珠三角城镇化发展重大资源环境约束探析

    张玉环;余云军;龙颖贤;桑燕鸿;钱冬林;

    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辨识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对促进和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和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分析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地表水环境压力突出、海洋污染隐患凸显、土壤污染趋重蔓延、生态退化后果堪忧、"垃圾倾城"频发、土地资源趋紧、能源依赖性加剧等。珠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城市群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总结其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是开展该地区战略环评的基础性工作,对其他地区或有启发意义。

    2015年05期 v.37;No.218 14-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301 ]
  • 我国规划环评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

    贾生元;

    总结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特性,包括宏观指导性、多样性、不确定性、累积性与综合性、评价范围的广阔性与时间的长期性等,指出当前规划环评在实施程度、指导性、跟踪评价与技术审查,以及技术报告在规划分析、不确定性、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累积影响与次生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环评的任务、作用、评价思路与重点、评价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以及与建设项目的联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规划环评的建议。

    2015年05期 v.37;No.218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422 ]

环评资讯_简讯

  • 简讯

    <正>01.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颁布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新修订的《大气污染价治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修法主要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同时,从坚持源头治理,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完

    2015年05期 v.37;No.21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环评资讯_动态

  • 动态

    <正>01.严把环评关口提升审批效能——2015年上半年环保部环评审批综述在战略和规划环评方面,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受理规划环评报告书17项,完成审查27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战略环评工作确定了总项目和分项目承担单位,完成经费划拨,开展了前期调研;中部地区战略项目完成成果汇总;组织编写了《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中原经济区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

    2015年05期 v.37;No.21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 ]

卷首语

  • 规划环评:明确方向 提升效能

    <正>规划环评制度自实施以来,通过将规划实施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作为规划环评的着力点,将统筹规划实施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关键点,将规划实施对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长远影响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出发点,已经逐步成为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贯彻"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抓手;在机制体制层面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成为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2015年05期 v.37;No.218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特稿

  • 互联网+:创新环评决策监管之道

    孙钰;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开始影响到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在内的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制度保障,环评面临的监管任务重,工作量大,支撑环评的基础数据建设长期以来滞后于需求,在环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探索推进"互联网+"技术在环评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支持环评监管决策,围绕环评中的核心要素打造"环评一张图"会商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完善环评管理手段。

    2015年05期 v.37;No.21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11 ]

管理聚焦

  • 《气候变化应对法》制定时如何规定公众参与?(下)

    常纪文;焦一多;汤方晴;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如何引导公众有序、有效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是《气候变化应对法》制定时应当考虑的问题。目前,各界在《气候变化应对法》的立法定位,气候变化应对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气候变化应对立法中的公众概念,气候变化应对中公众参与的情形、方式、环节、程序和保障,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公益诉讼,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体系建设,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规定方式等方面,既存在某些共识,也存在一定分歧,值得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时参考和借鉴。科学、全面、合理、可操作的体制制度和机制设计,有利于发挥公众的法治主体地位,壮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参与气候变化的平衡格局,促进三方良性互动。

    2015年05期 v.37;No.218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80 ]
  • 环评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方式调查研究

    侯可斌;骆霄;李楠;陈禹桥;邱大庆;

    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多有发生,使得环境保护部不断加大环评信息公开力度。通过梳理现行规章制度,总结了现行环评信息公开方式及部分省市特色做法。为从公众角度研究其对环评信息公开途径的认知与接受情况,对北京地区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对完善环评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工作提出建议。

    2015年05期 v.37;No.21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316 ]
  • 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

    樊春燕;

    自《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呈现出全面性铺开、实施性较强、程序化完成、有效性较差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被调查者、实施者、管理者均面临诸多问题和压力。下一阶段,建议从建设制度、公开信息、设计合理程序、明确责任和加强宣传等方面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实施。

    2015年05期 v.37;No.218 37-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25 ]

圆桌论坛

  • 水泥行业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陈旭东;袁进;

    为有效发挥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作用,探索行业规划环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通过分析水泥行业规划特点和大气污染特征,以系统论为基础,综合现行评价方法,提出"构建情景—评估承载力—预测影响—分析约束—优化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并以《山西省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践,为行业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2015年05期 v.37;No.21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76 ]
  • 医院建设项目环评常见问题及技术解决对策

    孙涛;张微;张云;

    医院为典型社会服务类项目,为解决医院环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针对环评报告中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环保措施(废水、废气)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医院项目环评工作实践、设计规范以及监测数据等,研究并提出了技术解决对策。

    2015年05期 v.37;No.218 45-4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55 ]

实践交流

  • 栖息地法确定樟溪河生态流量研究

    刘中;彭瑞文;林霞;罗艳;

    为确定浙江省宁波市皎口水库下游樟溪河生态环境流量,利用栖息地法通过结合月光鱼栖息地适宜度分析和二维水力模型流量模拟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月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流速度和水深的要求,建议水库在鱼的生长期内最低下泄流量不低于2.8 m3/s,并且在繁殖期内每周有1~2天下泄流量达到2 m3/s以上。另外,每年还需要在丰水期有1~2次大于9 m3/s下泄流量的"洪峰"冲刷河床,以保持有一定范围的深水区供鱼类过冬。本研究为栖息地法在南方地区中小型河流的应用提供了实例和参考。

    2015年05期 v.37;No.218 4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278 ]
  • 单塔双区湿法高效脱硫技术应用

    何永胜;高继贤;陈泽民;柯红阳;任世中;阎冬;

    以某电厂机组脱硫增效改造项目为例,系统介绍了"单塔双区"湿法高效脱硫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仅采用一个吸收塔,不另设塔外反应罐,通过专有分区隔离技术、射流搅拌技术及其他特色强化技术,实现在一个塔内的浆池区具有2个p H区,分别满足SO2吸收和氧化。通过采用该技术,某电厂脱硫增效改造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投运后,测试显示,脱硫系统脱硫效率达到99.7%以上,最高瞬时脱硫效率超过99.76%,烟气出口SO2实测浓度13.2mg/Nm3,达到并优于新环保标准要求,每年可向大气减排SO237 434.2 t,减排效果明显,同时运行稳定、节能经济。

    2015年05期 v.37;No.21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414 ]
  • 天线方向性函数在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探讨

    张焜;金陶陶;

    现行《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中关于微波站远场区轴向功率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移动通信基站在进行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所采用的预测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天线远场区轴向(即最大辐射方向)功率密度的预测,却无法直接反映天线非轴向的电磁环境影响,而在现实情况中,环境敏感点往往不会处于天线轴向。实际工作中发现利用均匀平面天线阵的方向性函数,能较好地拟合定向天线的方向性图,可将其应用于天线远场区非轴向电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其仅适用于天线远场区的局限性,必要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其远场区范围,并结合类比监测数据进行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

    2015年05期 v.37;No.218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38 ]

环境科技

  • 汉丰湖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初步研究

    彭建华;郑志伟;邹曦;池仕运;张志永;潘晓洁;万成炎;

    2013年3、6、9、12月对汉丰湖调节坝未运行前的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汉丰湖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25.17±140.22 ind./m2。各采样点平均水温为20.62±5.00℃、电导率为493.84±175.51μS/cm、溶解性总固体为0.370±0.143 mg/L、溶解氧为8.03±0.49 mg/L、TN为1.584±0.323 mg/L、氨氮为0.392±0.229mg/L、硝氮为0.912±0.263 mg/L、TP为0.083±0.029 mg/L、磷酸盐为0.049±0.021 mg/L、高锰酸钾指数为3.771±1.57 mg/L、叶绿素为19.15±13.03 mg/L、水深均值为5.63±4.59 m、流速为0.048±0.056 m/s、流量为1.25±1.47m3/s。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环境变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硝氮(F=6.49,P=0.002)、水深(F=4.21,P=0.010)、总磷(F=3.64,P=0.016)是影响汉丰湖底栖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在NO-3-N梯度上,软体动物的最适值比水生昆虫和寡毛类高,在水深和TP梯度上,寡毛类的最适值高于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同时对汉丰湖调节坝开始运行,湖体水位稳定后,影响底栖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预测。

    2015年05期 v.37;No.218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203 ]
  • 黄金河渔业生态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及分析

    张信伟;何羽;黄程;黄启飞;

    以2014年黄金河生态养殖区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种监测指标,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分别对水质状况和富营养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黄金河生态养殖区水质评价等级和富营养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黄金河生态养殖水域为Ⅴ类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超过长江上游背景水质;综合营养指数在45.9~50.4之间,富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L3断面为轻度富营养化;养殖区域内L2、L3和L4断面水质最差,表明生态养殖对养殖区域内水质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作为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水产养殖规划的参考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渔业养殖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015年05期 v.37;No.218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05 ]
  • 典型生态旅游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张永江;邓茂;邵曾;王祥炳;姚靖;

    以黔江区城市郊区和生态旅游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8种(As、Cd、Cr、Cu、Pb、Ni、Zn、Hg)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了空间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黔江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平均值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除Cd、Cr和Ni低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外,其余5种重金属都高于其背景值。黔江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大小为Cu>Hg>Pb>Zn>As>Ni>Cr>Cd,不同采样点位呈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8种重金属之间相关性较强,Cr、Hg与As的来源可能相同,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8种重金属平均单项生态风险因子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g>Cd>As>Cu>Pb>Ni>Cr>Zn,除Hg处于中等水平生态风险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都较低。与城郊区域土壤生态风险相比较,生态旅游区域土壤指数相对较高。研究区土壤平均潜在生态风险均值为107.6,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

    2015年05期 v.37;No.218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97 ]
  • 重庆市地方标准《点燃式在用汽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合理性评估

    康清蓉;刘景红;袁祚涌;徐晓伟;王小红;

    重庆市于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50/344—2010),通过与其他省市对比、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构成、不同车辆质量达标情况等方面,对实施DB 50/344—2010标准5年来合理性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DB 50/344—2010在制定时是合理的;DB 50/344—2010中对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I、II车辆生产时间的划分已不适应重庆市现有在用汽油车保有量的情况,有修订的必要;到2014年上半年,检测车辆各基准质量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限值I车辆达标合格率在70.0%~82.8%,限值II的车辆达标合格率在82.2%~93.4%,重型车限值I车辆达标合格率为70.4%,重型车限值II车辆达标合格率为77.2%。各基准质量轻型车排气污染物限值I基本合理,限值II宽松,可适当修订;重型车,限值I、限值II基本合理,可以不予修订。

    2015年05期 v.37;No.218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78 ]
  • 消耗臭氧层物质建设项目管理现状与展望

    吴家翔;周志恩;陈刚才;赵红静;陈泳霖;

    本文从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出发,阐述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及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归纳了ODS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并根据ODS类别对该类建设项目的国家禁令进行了分类说明。此外,为解决现阶段ODS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查阅文献多、分类难、流程不清晰的问题,本文根据ODS用途,将生产、使用ODS建设项目进行了分类,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申报流程和审批流程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ODS建设项目管理的工作思路,为国家控制、管理ODS建设项目提供了参考。

    2015年05期 v.37;No.218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246 ]
  • 宿迁市餐厨垃圾特性分析

    景学森;孔芹;孙伟伟;魏小凤;蒲文鹏;王冠平;

    在宿迁市餐厨垃圾抽样调研的基础上,对垃圾组分、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该市餐厨垃圾组分平均含水率高达79.52%,含油率3.82%,与其他城市餐厨垃圾差异不大。固体组分主要为食物厨余,其次为骨头贝类等物,不同餐馆的餐厨垃圾,这两类组分差异最为显著。VS/TS平均含量87.18%,固体物中蛋白质含量27.1%,有机物含量高,营养丰富,针对这些特点,建议该市餐厨垃圾采用厌氧发酵处理技术。

    2015年05期 v.37;No.21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443 ]
  • 医药行业VOCs治理概述

    蒋旻曦;肖立峰;蔡宇翔;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VOCs(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控制标准与监测不够完善,治理相对滞后,急需改进。本文通过调查我国医药行业VOCs的排放现状,分析了医药行业VOCs种类、排放来源、排放特点;总结了与医药行业相关的VOCs排放控制标准与监测方法;重点探讨比较了燃烧法、生物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冷凝技术及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医药行业治理VOCs末端处理技术;结合国家关于VOCs治理的政策,提出了未来医药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议。

    2015年05期 v.37;No.21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下载次数:910 ]

订阅广告

  • 欢迎订阅2016年《环境监控与预警》杂志

    <正>《环境监控与预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办、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和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共同协办的期刊。期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8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6732。本刊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聚焦环境前沿科技,介绍国内外环境监测、环境预警、环境信

    2015年05期 v.37;No.21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9 ]

书讯

  • 《石化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排查及估算方法研究与实践》简介

    <正>作者:周学双崔书红童莉崔积山等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书号:978-7-5111-2368-8定价:89.00元出版日期:2015年6月本书在建立VOCs排放源归类解析方法的基础上,参考美国VOCs污染源管理方法,结合我国石化化工企业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一套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方法及推荐的估算方法,同时提供了涉及的污染源图示、照片及估算实例。本书可指导石化企业开展污染源排查及排放量估算,为环境

    2015年05期 v.37;No.218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2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简介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是广西环境保护厅直属的全额拨款技术评估机构,主要承担自治区本级环保审批权限内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审查等工作,于2010年4月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后,致力于内部体制建设,在评估工作程序、专家管理、廉政、限时办结等方面均配套建立了相应制度,同时重点建设管理平台,已开发业务管理、专家库管理、环评机构管理等三大模块,进一步规范流程管理。同时推动全区14个设区市

    2015年05期 v.37;No.21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2 ]
  • 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正>现有资质:现持有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国环评证甲字第3203号)"、国家安监总局"安全评价机构甲级资质(APJ-(国)-051)"、国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等级确认证书"甲级、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授权证书"。

    2015年05期 v.37;No.21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 ]
  •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正>《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于2013年9月正式创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

    2015年05期 v.37;No.21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